大洋網訊 1月15日,環市東片區更新改造城市設計國際諮詢、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及啓動區改造實施方案開始招標,備受關注的環市東更新改造項目提上日常。招標公告中提出,要打造地上地下一體化城市空間;同時通過對物聯網、城市大數據平台、無人駕駛、人工智能等代表技術的應用研究,綜合打造未來城市空間標杆。
項目範圍圖
重新激活片區發展活力
環市東作為廣州首箇中央商務區,區位條件優越,擁有七十年的建設歷程。20世紀50年代初,隨着建設新村的落成,環市東城市建設正式拉開序幕;70年代,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,白雲賓館、友誼商店、花園酒店陸續建成,環市東商圈起步,“廣州尖東”崛起;90年代,城市建設進一步走向成熟,環市東CBD形成規模集聚;2000年以後,環市東發展加速趨緩,面臨無地可用的窘境,產業發展空間受限、配套設施陳舊、優質企業外流等問題,亟需通過整體的規劃提升,重新激活片區發展活力,實現“老城市新活力”的典範。
為進一步提升環市東地區的規劃管理及規劃建設水平,引入高水平城市設計國際團隊經驗,提升土地開發效率和城市空間品質,實現環市東地區“最高水平規劃設計、最節約集約用地、最宜人街道環境、最通暢交通、最生態的景觀與環境空間”的目標。本次 “環市東片區城市設計深化、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及啓動區更新改造實施方案”三項工作同時啓動編制。
片區規劃設計範圍169公頃。東至先烈南路、西至小北路和下塘西路、南至東風東路、北至麓苑路,規劃總用地面積169公頃。啓動區規劃設計範圍約43公頃。
進行未來城市專題設計
招標公告中特別提出,要編制城市復興(活力)專章,環東商圈片區歷史沿革的梳理、城市發展特色與基因的提煉、中央活力區目標與定位、城市復興(活力)具體策略研究、對現狀及未來規劃人口的動態分析。
同時提供可落地實施的規劃方案,重點解決住宅產品高容積率、高密度和高居住品質之間的矛盾。回遷住宅定製化設計方面,户型選型及户內功能配置多樣化,以滿足不同回遷户的需求;充分考慮人體尺度的平面佈局、合理的平面佈局等方式實現更高的宜居度;户型級配組合儘可能做到最優,各户型的面寬、景觀、通風、採光等資源分配應合理,均好性較佳。
此外,還要求進行未來城市專題設計。在整體城市設計框架下,對標全球先進案例,通過對物聯網、城市大數據平台、無人駕駛、人工智能等代表技術的應用研究,提出應對未來城市老齡化、智能化、定製化、共享化的空間預留及解決策略,綜合打造未來城市空間標杆。研究面向未來的生態景觀策略,結合現狀場地特色,提出景觀環境改善措施及設計要點,通過景觀雲道、立體綠化、海綿城市、智能生態基礎設施等措施,綜合打造高強度開發兼顧生態宜居的新型生態景觀系統。
對兩個超級綜合體進行概念設計
交通方面,結合給定的外部交通條件,重點考慮片區與軌道站點及周邊道路等重要交通條件的銜接,突出站城一體化開發的要求,強調進行末端交通系統設計。提出對外和對內多層次交通的解決方案(車行、人行、休閒、靜態交通、二層平台、地下空間等)、立體慢行交通系統詳細設計方案(包含無障礙設施研究)、交通設施佈局方案。
在地下空間與軌道交通專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,提出立體都市設計與開發策略,通過TOD綜合體開發,橫向相關空間相互連通、地下步行網絡與地面建築協調配合,打造地上地下一體化城市空間。
此外,選取啓動區1-2個節點進行詳細設計,包括兩個TOD樞紐站的概念設計、兩個超級綜合體的概念設計、兩個街區的概念設計、兩個公園等概念設計,細化用地功能業態、平面佈局、開發規模等詳細指標,對空間形態進行細化處理,選取景觀環境設計意象。
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